英雄的理想,失败的英雄(上)

来源:支点投资作者:林齐鸣发布时间:2013-06-21

    王莽是一个承西汉启东汉,曾经叱咤风云,最终身败名裂,在历史上褒贬不一,颇具争议的特殊人物。由于封建时代史书对他贬损深甚,尤自东汉班固始,王莽一直是在史笔判笔下充作作讽谏的反面教材。在这一点上,他堪称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反面人物之一。但是这些评价多是从封建思想出发,以其篡夺政权和真小人伪君子等方面着眼而做出的。而对其改制的作用与意义,则只看重最后失败甚至遭到颠覆的结果。后来,胡适在1922年写的《王莽》和1929年写的《再说王莽》两篇文章中,说王莽是一千九百年前的一个社会主义者,他所进行的改革是封建史上的社会主义改良。剪伯赞所著《秦汉历史上的若干问题》一文中,也称赞王莽“是一个独具卓见的人物”。
  古往今来,众多对王莽持否定评价的史学家认为,王莽是大地主大官僚集团的代表。作为生在西汉王朝外戚裙带关系中的一员,在官途上利用于太皇太后的关系,用仁义慷慨骗取民心,获得了政权,建立新朝并推行复古改制。但改革措施缺乏可行性,仅仅是形式上的规定,都没有付诸实践。最后不但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反而得罪了地主官僚和人民,站在了所有人的对立面。以小易大,用轻换重的钱币改革,加上五均赊贷,使人民不论在交易中还是在贷款中,都遭受深重的剥削。在政治上,一味机械复古式地实施地名、官名的更改,频繁琐碎,纷乱而毫无实际意义。很明显,王莽在政治和经济上的一切改革措施,无不给人民带来严重的灾难,除了成为全国农民大起义的导火索以外,别无可取之处。有的史学家说,王莽是一个惯于耍弄阴谋的伪君子、野心家、皇帝迷,他的改制是一系列倒行逆施的政策和措施,是西汉外戚政治的一个产物。
  尽管这种看法是在很长时间内成为对待王莽时代的通说,支持者不乏史学名家,但是本文对这种观点难表苟同。下面本文将有限度地借鉴一些史学家对王莽的正面评价,就对王莽的反面观点,做一些评价,然后提出本文对王莽改制失败原因的分析和对王莽的看法。
  首先,我认为究王莽之内心看,他也许是一个政治家,但并非始皇帝迷,他也许是一个皇亲国戚,但他有自己的真才实学,他也许为了大权在握做了一些错事,但他并非伪君子。我认为他是一个有血有肉,胸有理想,心系天下,敢作敢为,身体力行的儒家学子。他也许有很多缺点,但并不是史学家们所指责的那些。
  王莽受批评最多的一面,就是史学家们指责王莽篡权,大逆不道。但同时这也是我最无法理解的。如果这个“逆”是从姓氏宗族中阐发出来的,那么为什么史学家们不去指责对于刘邦、李世民、朱元璋这些异姓篡国者呢?何况他们是以武力篡国,使得天下生灵涂炭,社会发展遭受巨大的抑制。王莽那种相对而言比较和平的手段与之相比,罪过实在没有史学家们说得那么严重。
  项羽指着秦始皇出巡之车马说:“彼可取而代之。”刘邦羡慕始皇时也说:“嗟乎,大丈夫当如此。”可见有很大一部分人获得皇帝之位是为了得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和荣誉,实现个人的目标,满足个人的愿望。而在我看来,王莽登位,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把儒家的政治学说一一实践,推行复古,缔造一个他理想中的社会。如果王莽只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皇帝迷,他的改制就不会那么深刻地触及封建制度的根本和封建官僚利益的所在——土地制度,而是可以用缓和的措施来拉拢人心,得到统治阶级的支持和被统治阶级的谅解。为了一个更为高尚的目的而把得来的王位丢掉,反过来却又遭如此之多的咒骂言辞,正是所谓成者为王败者寇。
  再看他广受非议的另一方面:他出身于外戚,他登上皇位所耍的种种阴谋,表现的种种德行,他伪君子的真面目。
  我认为,王莽虽是出身显赫的外戚王家。但是他的身世并不好:父亲早年向背,因此没有被封侯。与其说他的升官是依靠裙带关系,我认为应当更多的是他通过自己的实力的行动努力争取发迹的机会。否则王家真正的掌权者有那么多直系亲子,为何要把位子让给他?他的努力,正如《汉书》中记载:“阳朔中,世父大将军凤病,莽侍疾,亲尝药,乱首垢面,不解衣带连月”,“莽因上书,愿出钱百万,献田三十顷,付大司农助给贫民”,“久之,叔父成都侯商上书,愿分户邑以封莽,及长乐少府戴崇、侍中金涉、胡骑校尉箕闳、上谷都尉阳并、中郎陈汤,皆当世名士,咸为莽言,上由是贤莽。”“元寿元年,日食,贤良周护、宋崇等对策深颂莽功德,上于是征莽。”“太后诏公卿举可大司马者,大司徒孔光、大司空彭宣举莽。”经过自己的努力和众同僚的举荐,王莽最终进入了皇宫作了黄门郎,并从此官运亨通。年方而立已是掌握大权的重臣。身居高位的王莽广交名士,和众大臣友好往来,多次谢绝封赏,还经常将家财分发救济贫寒的人民。不惑之年,他最终坐上了摄政的大司马之位。要说他完全利用裙带关系走上高位,恐怕谁也不能下这个定论。
  俗语说,一人得道,鸡犬飞升。但是官居高职的王莽对待自己和家人的要求却越发严格。对自己,在那有权者贪赃聚敛唯恐不及的社会,王莽非但不贪,还一次次把自己的钱财、土地和获得的赏赐分给下属和贫民,甚至连俸禄也常常用于救济,自己生活十分简朴,他的太太差点被别人当作仆妇,就是因为穿戴朴素。更让人惊讶甚至难以理解的是,《汉书》上记载:“莽杜门自守,其中子获杀奴,莽切责获,令自杀。”在奴婢的地位与马牛相同的情况下,王莽竟逼他杀死一个奴婢的儿子自杀。这必定得到世人的称颂。但很多人对此竟大加指责,认为他为了名声甚至舍得牺牲儿子。
  说句不客气的,在我看来,这些指责王莽这一行为是虚伪的人,奴性甚重。尤其在中国,人们总是要求官员执法如山,大义灭亲,但是王莽真的做到大义灭亲、铁面无私了,这本应是功绩的做法,又成了讨得“升迁”的一个筹码,为了众口铄金的把柄。难道要他包庇自己的儿子,将奴婢的生命作为儿戏,人们才说这是正常的人情,他王莽才是一个不虚伪的人吗?天下哪儿有这等道理!
  不但史学家严厉指责王莽,文学家们甚至从潜意识里已经认为,王莽是个心怀鬼胎,一心篡权夺位的伪君子。最有名的莫过白居易的这首诗: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本文认为,这首诗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白居易犯了如此巨大的错误:他认为王莽是政治上的野心家,道德上的伪君子,说他未篡位的时候欺骗了所有人。但是他的那句“辨材须待七年期”,他忘了,至少有30年,王莽一直是天下君子的楷模,在忠孝仁义各方面都有突出表现。儒家学者在评判这段历史时,总是强调王莽的“篡位”,仿佛这么说就可以顺当地推理出:王莽在30多年间的所作所为,完全是为了实现他称帝的野心而假扮儒生。这个评价实在太不公平,退一步讲,就算王莽是在演戏,他能演30年,假戏也要真唱了。何况只要稍微研究他执政后的所作所为就会知道他的执政理念,完完全全来自儒教思想,可见儒家思想已经在他头脑里扎下了根。他做的事,出发点都是为了人民的:重新分配原本被兼并得一塌糊涂的土地,承认奴婢的主体地位等等,我们只能说,这些政策由于不具备可行性而失败,但是究其制定者的出发点,应当说都是为了下层人民的利益。面对这些证据,我们怎能说王莽为了登位所做的一切都在演戏呢?而且就算是在演戏,如果他是为了坐上皇位后推行那些为人民着想的政策而演戏,我坚决支持他演这场戏。有人说,“王莽是中国历史上从周文王以后唯一的以大学者的身份而成为皇帝的人王朝的人,王莽几乎是孔子的另外一个版本。像这样把书呆子式的空想付诸实践的理想主义者,中国历史上也只此一例。”此言得之。
  实际上,有很多史学家还是从正面评价了王莽的。诸如何兹全先生在他写的《王莽》一文中认为,王莽是代表中下层地主阶级的改良主义者,王莽变法是一次改良主义运动。由于王莽幼年孤贫和儒家的说教,他深知当时政治问题所在及一般中下层统治阶级的要求,所以他的改制针对土地兼并,奴隶盛行、商人资本发达三个问题,从而也获得了中小地主的支持。
  著名史学家翦伯赞在《秦汉历史上的若干问题》一文中认为,王莽是一个最大的政治野心家,但同时也是西汉末封建贵族集团中一个较有见识的人物。他尖锐地指出,在封建正统史学家的笔下,王莽一直被描写成为一个典型的伪君子、篡窃者而受到谴责和辱骂。实际上“王莽篡汉”这件事对评价王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王莽改革,因为这件事关系到当时人民的生活。王莽能看到当时社会的主要危机是土地的高度集中以及大批农民奴隶化,因而提出改制的问题,这不能不说,王莽是一个独具卓见的人物。本文也十分同意翦伯赞先生的观点。尤其是上文画横线的部分。篡汉一事,实在不是评价王莽的主要论点,主要论点还是应该放在他的改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