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制造业的“大国重器”之梦
来源:支点投资作者:沈新华发布时间:2014-06-27
支点投资重点关注的一个领域是先进装备制造业,于是在这一个领域考察过不少企业,找来找去让我更深刻的认识到中国的装备制造与国际水平的差距是如此巨大:80%的高端芯片与发电设备优质大型铸锻件、90%的高档数控机床及机器人,以及近100%的高铁轴承都依赖国外进口。
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总产值多年来一直位列世界首位,名符其实的装备制造大国,但不是装备制造强国,导致产值第一而利润在外。 “蛟龙潜海,嫦娥登月”都实现了,厉害的中国装备制造业却造不出一台万吨级的电动螺旋压力机,到底是什么绊住了中国装备制造业向高端发展的脚步。
打击能量级别越大,要求电机的转速越快,才能储备更多的能量,国外同等级的电机一般采用高压高速电机,高转速对钢材强度和制造精度要求极高,差之毫厘就会引发设备报废。而基础材料、基础制造工艺恰恰是中国装备制造业的软肋,我们的钢材、热处理工艺等全都与国外发达技术相比差距太大。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及基础零部件是制造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支点投资重点关注的新材料及装备行业也是工业的源头,支点意愿通过对工业源头的企业一起发展壮大,为国家的工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工作过程中,支点投资发现其实现在中国很多的科研机构及高校有很多技术含量很高的成果,只是没有与企业结合好进行产业化,于是支点坚持要素重组(ER)理论,践行“优势技术+强大资源整合能力的资本+优秀管理团”=卓越企业”。帮助科技成果转化及企业的产业升级。在装备制造行业也需要走企业与科研相结合的道路,进一步提升装备的制造精度。就如前期考察一个锻压设备企业,直驱系统应用的研发成果在十几年前高校就出来了,只是近期才在装备上得以应用开发。仅是这项技术的应用,就能突破大吨位高精度电动螺旋压力机生产的瓶颈,产品将替代国外进口,也为很多原来大型铸件改为锻件提供了可能,也就能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
其实装备制造业的基础发展了,要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还离不开高素质的产业工人,产业工人素质提高了,不仅能保证加工的精度还能推动加工工艺的进一步提高。
我国第一部大型高清工业电视纪录片《大国重器》在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正式开播,吸引了全国人民的眼球,更是成为行业关注焦,是我国装备人的梦想。在某些领域,我国的装备制造已迎头赶上世界发展的步伐,但更多的还在路上。产业升级转型是中国装备业发展的唯一途径, 它还是各行业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中国作为全球最大装备制造业国家,要改变大不而不强的局面,主攻高端制造,挺起大国脊梁,铸大国重器。实现“大国重器”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