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创新是一种生活态度

来源:支点投资作者:支点投资发布时间:2012-11-07

 
  在社会上,个体可以保守惰怠地过日子。但是在历史上,只要是组织,企业也好国家也好,不断创新是其唯一存在的理由。因为保持组织稳定必须持续产生能够合理分配的利益。而创新之于组织的重要,正体现在保持优势竞争力和利益的重新分配。

  以H公司为例,可以说成是建国以来最成功的中国企业。从事相对蓝海市场,销售规模和利润增长各种意义上来说都保持了20年优势竞争力,放之国际市场皆准。

  体会最深的一个是产品创新能力,一个是管理创新能力。

  研发成本保持30%,把研发创新作为企业文化植入基因,配以可观的激励措施。建立产品生命周期,始终站在技术前沿,预知市场走势及时调整销售策略。常常是一个优势产品起势2,3年,就宣布即将EOM。研发撤人转做下一代产品开发,作为市场人员经常不可理解,为什么有大量利润时偃旗息鼓,新产品成长在老产品尸体之上。有时甚至推动技术提早革新,牺牲利润空间换取市场格局。这是用提速的方式放大创新能力优势,拖垮对手,使其永远跟不上节奏,无法及时复制从而处于低利润区域。所谓没有永远最强的武器,只有最新式的武器。

  管理革新常常让普通员工难以适应。以区域总公司的高管理层人员为例,全面换血在2-3年间。有的甚至达到1年内。纵向横向的产品线组织每年都有结构化调整。进今年指挥步兵,明年指挥炮兵。频繁组织变革带来大量管理成本。员工适应期效率低下,甚至影响士气造成人力资源流失。但是10年来H公司坚持不懈,乐此不疲。其原因在于第一不断适应市场变化和竞争需要。第二保持全体成员自身对新考核目标,岗位能力,组织领导岗位的兴趣。变相激发了员工求知的欲望,也就保持了持续创新的能量。所谓没有最强的战术,只有根据变化找到最合适的战术。延伸到组织也是一样。

  管理革新是产品技术革新的基础。而后者直接导致利润最大化。

  国事也是大抵如此,历史上看,最长的王朝不过几百年。当今的政治家相当成熟的意识到:比较持久的组织一定要具备:对内具备自我监督自我检讨自我修复的能力。对外持续创新,保持竞争优势。

  国家也是组织,让组织成员得以分配利益是第一要义。没错,老百姓就是国家的组织成员或者说股东。如果经济不好,过不上好日子就会造成骚乱和不稳定。

  这也是为什么我党一直强调要代表先进生产力,要代表先进性。从上面阐述的企业的角度就很好理解——最能创新带来利益的组织当然有资格统治这个国家。美国人比较直白,这个道理是写进宪法的。

  东西方体制不同,但做的事情大抵相同。等等具体行为不多置评。

  人生就比较复杂,选择比较自由,我自己可以混日子,不一定每天殚精竭虑考虑竞争和维持组织的必要因素。

  但是成功的人生不考虑这些不行,比方说家庭。

  家庭就是一个组织。想让组织维持几十年的成功不一定比经营一个企业简单。幸福的家庭一定不能相见生厌,所谓几十年如一日会导致成员士气低落,效率低下甚至破产(离婚)。所以必须持续用心经营,不断创新。况且理论来说,家庭原本就不是一个稳定的港湾。它面对很多先天的变化:几十年家庭生活中夹杂着组织成员年龄,身份,知识,能力,财富的变化,甚至是组织成员的变化(生儿育女)。能成熟的把握和适应这种变化,引导新的合适的目标,在实现目标过程中形成快乐的回忆,才是构成幸福家庭的要素。

  个人创新的源泉在于求知。

  学习第一不给自己设定限制(年龄,文理科,伦理,信仰等等都不应该影响求知的范畴)。第二应该是一种生活态度,乃至变成习惯。无论政府官员,企业家,艺术家,科学家。近年接触的成功人士的一个明显的共性:乐于求知,勤于求知。第三学习绝不是狭义的文凭获取方式,而是一种积极思考的态度。主动获取知识,是因为积极思考后的需求。于是创新也就自然成为求知的产物。

  所以持续的求知和创新如此重要。它影响个人的命运,辐射家庭生活的质量,决定企业的成败,关乎国家的兴亡。

  年逾三十,正是惰怠和疲惫的第一个周期。去年头半年一直没有心思坚持学习,没时间没心情创新,过了那段时期,找到了新的感觉,眼界豁然开朗,目标也变得清晰和明确,这个过程中证明了一个道理,人快乐不快乐是看差值,而不是看绝对值。比如一个人今天一个月能赚过去一年的钱,但是他的快乐可能只有过去的12分之一。原因很简单,他成长的速度和创新的能力在不断减弱,心态也变老了,反之亦然。持续创新是一种生活态度,只有这种态度才能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没有懈怠、不断地前进!

 

  支点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责任编辑:李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