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

来源:支点投资作者:余来冬发布时间:2013-05-13

    一、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实证考察
  (一)三次技术革命与世界经济史
  回顾14世纪以来的各国及地区的经济发展史,700年来最令人惊叹的历史现象就是经济的持续加速增长。700年前的千年,欧洲每年的经济增长率只有0.05%,整个世界的情况亦大抵如此。18世纪70年代英国的年经济增长率破天荒地达到2%。19世纪的美国与德国后来居上,年经济增长率达到4%。20世纪50年代以后,东亚的日本与韩国、新加坡以及中国台湾、香港年经济增长率竟然超过9%。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最高两位数、最低也在7%以上的GDP增长使全世界瞩目。
  从整个世界来看,15世纪前后的世界GDP年均增长率仅为0.15%,而在18世纪70年代后到19世纪20年代之前,世界GDP年均增长率达到了0.32%,19世纪20年代至70年代期间,世界GDP年均增长率为0.93%,19世纪70年代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1913年,世界GDP年均增长率达2.11%,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20世纪下半叶,世界GDP年均增长率已经达到了3.96%。
  按照700年前的千年之间的世界经济每年的经济增长率,经济翻番需要1400年的时间。是什么促进了世界经济增长在18世纪70年代之后发生了如此重大的变化?
  答案显而易见:是技术的进步。众所周知,18世纪60年代,在英国发生了一场意义重大而深远的技术革命,也称为工业革命或产业革命。在10年后,也就是18世纪70年代,世界经济就受到这场技术革命的影响,像是一路凯歌突飞猛进,日新月异阔步发展。
  由于技术革命的发生、发展,人类由传统的农业社会进入了现代工业社会,进而走上了信息化道路。工业文明兴起,人类社会从分散的地域性历史向整体的世界历史实现重大跨越,开始了工业文明向全球的扩展。工业生产方式拓展了人类生存和活动的空间,刺激了人们追求利益的欲望和不断扩大再生产的需求,形成新的世界格局。
  第一次的技术革命于首先于18世纪60年代发生在英国,以蒸汽机的发明为标志。这次技术革命使社会生产力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以机器大工作代替工场手工业,使人类进入机器时代,同时大大提高了人类的生产能力,加快了经济的发展。科技的变革使英国的发展大为加快。1848年,英国的铁产量已经超过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产量总和,1850年,英国蒸汽机生产的能量占欧洲的一半以上,生铁产量250万吨,是德国的10倍。
  随着技术革命的深入和扩展,部分发达国家为了最大限度地追求利润,最大限度地占有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奔波于世界各地,向外扩张,一些弱势国家渐渐成为了发达国家的国际市场,原料产地和劳动力的供应地。在非洲,欧洲商品输入破坏了原有的经济结构,形成畸形的单一作物或矿产制经济;在拉丁美洲,各国对英美的经济依赖性很强,单一制生产明显;在亚洲,西方国家强迫亚洲各国给予“协定关税”,“领事裁判”等特权。
  第一次技术革命后,世界经济呈现出畸形的格局。
  第二次技术革命是发生在19世纪70年代,发源地是美国和德国,以发电机的发明为标志。电作为新能源逐步应用于工业、照明及城市公用事业等部门,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生产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开辟了电力时代。
  在第二次世界革命前的1870年,美国几乎没有电气设备工业。9年以后,电气设备工厂生产了价值190万美元的产品,1880年,电器产品价值高达2180美元。
  国际劳动分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提高。金融资本向全球的扩张,人类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劳动分工的基本格局:粮食和原料的生产越来越集中于发展相对滞后的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工业生产则集中于工业化程度高、科技先进的欧美和日本诸国。
  面对世界工业化潮流,几乎所有欠发达国家都做出了不同程度的回应。有的审时度势,成功地实现了经济转型;有的由于特定的历史条件,走上了依附型的工业化道路;有的则走上了一条被扭曲了的,非自主型的工业化道路。
  第二次技术革命所形成的世界一体化,客观上是历史的进步,但是,它扩大了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
  第三次技术革命发生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学技术的又一次重大飞跃。
  这次技术革命以原子能、电子信息、航天技术为代表,推动了生产和投资的国际化及跨国公司的发展,技术革命加深了行业内和行业间的分工,全世界已经形成从设备到部件到零件的巨大市场。波音飞机虽然在美国组装,但是部件是从各个国家生产然后运回。中国的公司也是波音部件制造者之一。世界范围内有3400架现役波音飞机的重要部件和元件是在中国制造的,占波音全球机队的三分之一。
  (二)技术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
  战后世界产业结构几乎每十年进行一次大的调整。在50—60年代,各国重点发展的还是原材料工业和深加工工业;而到70年代,便升级为以微电子为主导产业;80年代转入以计算机为主体的信息产业;90年代高新技术产业得到全面发展,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空间技术、海洋开发技术的产业化,使世界产业结构迈向了一个更高的层次。在产业结构的世界性演进过程中,科技进步成为第一推动力。微电子和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崛起,使自动化逐渐替代了机械化,导致制造业产业结构的重大变化;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突破,使得信息产业异军突起。 在发达国家,信息产业已经向主导产业发展。据日本通产省的调查,1973—1982年,日本从事信息处理的企业增加了70%,销售额增长4.5倍,从业人数增长1.4倍。目前,信息产业已成为第四产业,并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自觉把科技进步作为促使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手段。例如,韩国60年代建立以轻纺工业为重点的产业体系;70年代至80年代则以技术密集程度较高的钢铁、机械、石化、电子、造船、汽车作为六大战略产业;90年代大力发展微电子工业。台湾第一阶段(50—60年代)产业结构以劳动密集型轻工业为主;第二阶段(70年代)以重工业为主,主要发展化学、机械、电子电器;第三阶段(80年代)实现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资金密集型的过渡,提出工业升级口号,大力发展包括电脑、激光、精密仪器在内的高新技术。 科技进步对产业结构的促进方式,主要体现在:
  (1)科技进步创造新的产业。这主要通过科技产业化,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化来实现。例如,信息产业的形成,便是信息技术产业化的结果。
  (2)高新技术渗入传统产业,改变传统产业的内部结构。如机电一体化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等渗入机械工业,促使机械工业内部结构通过产业衍生、延伸、替代而发生变化。核技术、精细化工技术等渗入农业这一古老产业,引起农业内部结构向科技农业、高效农业转变。
  (3)科技进步改变投资结构,进而改变产业结构。研究开发活动是高投入高效益活动。科技含量高的产业最具盈利性和发展前途,在利益导向机制的作用下,引起投资结构的改变;投资结构的变化又进一步引进产业结构的变化。目前,美国有80%的资金投入竞争力强的高新技术产业,15%的资金投入一般产业。
  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中,科技进步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据S。Kuznets测算,1889—1929年,美国经济增长中科技进步的作用份额只有33。5%;在1929—1967年,科技进步的作用份额达到78%,正是在这一时期,美国由于重视和大力推进技术进步,奠定了其世界科技大国和经济盟主地位。目前,世界各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份额大都超过50%,且呈递增趋势,而资本与劳动力的作用在递减。亚洲“四小龙”经济迅速发展,与其大力引进技术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消化创新是分不开的。1970—1980年,“四小龙”中的台湾和韩国GNP和年均增长率分别为9。8%和9。5%,此间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台湾为48%,韩国为40%。“四小龙”从60年代起,先是引进劳动密集型技术,然后是资本密集型技术,继而是高新技术:它们实行引进与创新相结合的策略,在短时间内建立起一批新兴产业部门,壮大了民族工业基础;同时用新技术改造了一批传统产业,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经济发展。
   
  二、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在1939年出版的《商业循环》中第一次提出,技术革新是经济长期波动的主要起因。他用技术革新来解释经济长期波动的理论被后人称为长波技术论。以熊彼特的长波技术论为基础,以西欧现代长波技术论为主体,由包括西欧大部分长波学者和美国一些长波学者形成了三大西方长波学派之首的现代长波技术论学派。在这一流派中,高度强调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以及政府科技政策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促进作用。如英国克·弗里曼的劳工就业长波论,美国格·门施的长波变形模式论,荷兰冯·丹因的创新寿命周期长波论都是具有代表性的长波理论。他们都把基础技术创新看作制动长期波动的主要杠杆和最根本原因。
  上述理论揭示了科技与经济的内在联系,从经济学的角度揭示了知识的积累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是经济长期增长的保证。科技进步被视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不是可有可无、随机出现的外在因素,科技进步是影响经济增长的关键。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发展,在知识经济形态中着重表现为促进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
  (一)科技创新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主要途径      科技进步可以缓解资源的稀缺性程度,一方面,科技进步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使最大可能的产量组合尽可能向生产可能性边界靠近。另一方面,科技进步可以使未预见利用价值的自然物成为现实的宝贵资源,使同样的资源投入,就可以使生产可能性从原有的低利用率提高到较高的位置。科技进步使等量资源投入产出更多的产品组合,这为人类突破资源供给的限制带来了希望,从而使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扩张。     从世界科技发展史来看,科学技术在推动经济增长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越来越大。世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20世纪50年代,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都超过了生产要素投入量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总和。20世纪70年代初期,在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0%,现在已达到80%。我国的资源状况决定了经济发展不可能走高耗、浪费、粗放经营的道路,而必须选择低耗、节约、集约经营的道路。虽然要素投入量的增长是有限的,但技术进步则是无限的,所以,经济增长不仅要靠要素投入增加,更加需要科技进步推动的来实现。
  (二)科技进步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源泉
  科技进步主要表现在生产设备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生产工艺水平的改善。技术水平的提高可以提高产出水平,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消耗。生产设备的大型化、生产的自动化等可提高企业生产的规模效益,降低成本,提高投入产出率。生产工艺水平是技术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它的高低对生产消耗、产品质量、产品成本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劳动者素质是影响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科技进步可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科技进步不仅影响劳动者的生活方式、生活水平、改善健康、延长寿命等方面,更重要的是能提高劳动者的智力、知识、劳动技能等,使之能与先进的设备、先进的工艺相互配合,并充分发挥作用,从而使经济效益也获得相应提高。此外科技进步也包括宏观和微观决策管理水平的改善和提高,这是软科学技术进步的主要内容。与提高设备水平、改善生产工艺等硬技术进步相比,软科学技术进步对经济效益的影响更大。这种影响主要是在生产前后实现的,是从更高层次实现经济效益的提高,具有少投资或不投资就能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的特点。因此,科技进步和创新能够有效地采用先进的设备和工艺,吸收新的技术成果,改善管理的组织过程,促进产业技术结构的合理化,促进产业的高次化和产品的高密化,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从而实现整体经济效益的提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
  (三)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张和经济增长的累积,以粗放经营为主的增长方式带来的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益的矛盾愈显突出。这就客观上要求增长方式由原来的外延式增长,转向主要通过具有高效率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而实现内涵式的增长,而这种转变主要取决于科技的创新和应用,技术创新可以通过提高在经济增长率中的贡献份额来实现经济增长的集约化。因此,科技进步不仅是经济增长的引擎,还是经济增长方式的助推器。
  科技进步不但能够提高人类的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也推动人类对资源的加工不断更深层次的发展,以小投入换取高产出,实现人类的经济原则,只有现代化生产技术装备和生物工程技术的产生,才会使农业机械化、电气化和优质高效、低耗的集约化经营出现,才能使低技术水平的生产的粗放经营,在科技进步实现投入要素综合利用率的提高下,使产出趋向于最大化。科技进步创造出日益增长的物质财富,创造了更多的经济效益,开辟了新技术新产业,不仅为经济增长方式的提供了物质基础,而且突破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的各种阻力和困难。同时,由于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存在交互使用,科技成果的应用带来的是经济的增长,而经济增长又将反过来影响科技的研究和开发,这样科技进步便在科技与经济的互动过程得以扩张,对经济增长及其增长方式的转变过程带来数倍的影响作用,从而加速经济增长及其增长方式的转变。
  (四)科技进步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
  科技创新是优化产业结构的主导力量。各国工业化的进程表明,任何一个国家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都依赖于该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产业结构的升级意味着高技术的产业化,传统技术得到适当的更替和改造;意味着劳动生产率和产出投入比例的不断提高。科技创新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根本推动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推动生产力的大力发展,在此基础上来影响各产业的投入产出以及消费者的需求偏好,进而调节产业结构。具体而言:
  (1)科技进步促使新的产业部门的形成
  科技进步打破了技术体系的内在平衡以及原有技术个体间的联系,使得原有产业和产业部门分解,形成新的产业和产业部门。新产品、新工艺、新能源、新材料的发明及应用,扩大了社会分工范围,拓宽了生产活动空间,形成了新的生产门类和部门。三次产业革命的历史实践表明,科技进步可以带来一系列的新产业群。新兴技术领域的开拓,必然会导致各种资源的合理利用,导致新产品的不断出现,而随着新产品生产规模的日益扩大,就逐渐形成了新的产业部门。
  (2)科技进步引起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实践证明,科技进步推动现代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效用,已经逐渐超越了依靠资本、劳动力等资源的投入,科技进步成为产业优化升级的强大动力。技术创新使传统产业得到了改进,从而促进产业结构的高度化。通过技术创新,对原有生产技术、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的更新改造,不仅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延长了原有产品的寿命,同时还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科技进步扩展了人们认识和利用自然资源要素的能力,提高了原有自然资源的使用效果,改进了劳动力质量,提高了劳动力要素的边际生产率,提高了资本的边际生产率,改变了资本的结构和数量,因而改变了产业间生产要素流动的格局,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同时,科技进步使产业结构不断向合理化、高级化发展的这一过程中,带动了整个经济的协调发展,从而使得宏观结构效益和资源配置效率得到提高。
   
  三、中国的技术发展与经济发展
  (一)中国经济的领先与被赶超
  根据陈振汉的研究,中国经济在公元前5世纪开始就一直领先于世界,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这种情况到处于13、14世纪之间的元代也并无改变,除了那本据法国著名汉学家艾田蒲所言“整整两个世纪中,多少商人和航海家因为这部奇迹之书而想入非非”的《马可•波罗游记》之外,1289年来华的西方传教士孟德高维奴在给罗马教廷的书信中总结说:“就帝国的幅员之广阔、民族之众多、财富之无限而言,我认为,世上任何君主都无法与大汗相比。”
  而到了清代,也即17、18、19三个世纪,这三个世纪是世界经济开始加速增长的时期,也是西欧经济出现翻天覆地变化的时间。然而对中国来说,清代既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经济高峰,又是经济走向低谷的一个拐点。公元1700年,即康熙39年,尽管中国还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当时中国的GDP占世界的22.3%),但是如果将欧洲作为一个整体,不仅其GDP总量(当时整个欧洲的GDP占世界的24.9%)已经超过中国,而且其人均GDP更是超过中国54%。清朝的康乾盛世,人均GDP已经停止增长。虽然在1820年,中国的GDP总量又戏剧性地超过欧洲的24%,依然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但由于中国人口在一百年里翻了一番还要多(中国人口从1700年的1.38亿增加到1820年的3.81亿),因此对GDP排名的维持,并非靠经济发展,而是靠人口增多来实现的。
  自18世纪晚期英国爆发工业革命之后,中国经济逐渐被欧美诸工业化国家所超越。根据麦迪森提供的数据,美国在1892年超过中国,英国在1917年超过中国,德国在1948年超过中国,日本在1961年超过中国,法国在1962年超过中国。特别值得指出的是,1793年英国使臣马戛尔尼访华,可以说是强弩之末的传统中国与初生牛犊的现代英国的一个历史性较量。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使中国在2000年之后的8年里,连续超过法国、英国和德国,追赶到世界第三位。
  (二)中国技术发展的特征
  基于上面的论述,技术发展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无论是在实证的历史上,还是在分析的理论上,都被认为和被证明有着巨大的作用。因此,中国经济在18世纪后逐渐被西欧诸国所赶超,发展到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和日本侵华等一系列事件,归根结底是技术发展方面落后于人——以致清军在与英法联军对阵时,是用大刀去对抗洋枪;甚至在义和团运动中,是用肉体的脆弱和宗教的狂热去对抗洋枪。这些事实不禁让人起疑:为什么中国在千年的历程中,依靠着四大发明和一系列先进技术,成为世界强国;到了工业革命时期,就算中国当时闭关锁国,但是勤劳智慧的中国人,为什么没有自行研制出蒸汽机、发电机等设备,在国内发动一场自生的技术革命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恐怕存在于黑格尔的《历史哲学》里。这位大哲学家以深刻的目光审视了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中存在的本质缺陷:“中国科学的形式,与缺乏真正的主观性相联系。各种科学都得到尊重与提倡,但也缺少主观性和将科学作为理论研究的兴趣。这里没有自由、理想和精神的王国。所谓科学只是经验性的,以适应国家与个人需要的“实用”为主。中国以前在数学、物理学和天文学上享有盛名,但现在落后很远了。中国人很早就知道了磁铁和印刷术,但他们不知道怎样利用。他们虽精通计算,但还不知道数学这门学科的最高形态。他们观测和记录了一些日食、月食,但还不能形成天文学这门科学。他们将欧洲的望远镜当做装饰品,而不知如何利用。中国人一个普遍的民族性是,模仿技术十分高明。这种模仿体现在日常生活与艺术上。中国人过于自大,不屑于向欧洲人学习,欧洲人被他们看做被迫远离家乡、出外谋生的乞丐。”
  黑格尔切准了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脉数里的问题所在:中国的科学研究,是源于经验的,而非逻辑的。火药,是炼丹师在多种物品混合燃烧过程中发现的;指南针也是同样。四大发明中,这两个只能被称为发现,而非真正的发明。中药也是一种建立在玄妙的、近乎宗教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各种动植物、矿物的人体试验,逐步建立起来的。而经脉、穴位等说法,发现的方法大抵如此:一个樵夫在砍柴时扎破了脚趾,却发现头痛减轻了许多,经过多次实验终于发现了某个治疗头痛症的穴位。所幸的是,中国在漫长的封建社会过程中,有足够长的时间和足够多的人口,以保证这种偶然性的“发现”的数量,才保障了科技的发展。而通过数学、物理、化学的精密试验和理论、公式推导得出一个结论,恐怕在古代中国,并不是常见的事情。
  这样的情况,也就使得古代中国的经验式的、建立在偶然发现的基础上的科技发展,终有一天会被系统的、逻辑的、可推导可论证的西方科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科学技术所超越。
   
  四、未来技术发展的趋势及中国的对策
  从这些时代科技特点的变化中,可以看出:如果说,18~20世纪的科技重点是人类认识自然、征服自然,最大限度满足人类的物质生活需要;那么21世纪的科技重点则是人类认识自己、改变自己,全面提高物质和文化生活质量,提高人类可持续性和适应宇航时代的需要。
  在过去500年里,世界上先后大约发生了五次技术革命,包括两次科学革命和三次技术革命。目前,第六次技术革命正向我们走来。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说:“中国再也不能与新技术革命失之交臂,必须密切关注和紧跟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大趋势,在新的技术革命中赢得主动”。历史经验表明,全球性经济危机往往催生重大科技创新与突破。而当今,一些重要科技领域已显现出革命性突破的先兆,新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初现端倪,世界正处于新一轮技术革命的“拂晓”。
  中国错失了前三次技术革命的机遇。第四次技术革命,也即正在进行的信息与网络通讯的技术革命中,中国也只是一个跟踪者,而且是一个没有取得优良成绩的跟踪者。就目前而言,中国的技术突破,依然对进口技术、技术的国际贸易有着相当的依赖。
  即将到来的第五次新技术革命涉及科学和技术的深刻变革,为中国科技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中国再不能与其失之交臂,中国必须要抢抓机遇,前瞻布局,以期在新一轮技术革命中赢得主动。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实现两个方面的突破:
  (1)大力发展素质教育。尤其是在高端技术人才的教育和技术工人培训方面,要给予特别的关注。高端技术人才的教育能够打破发达国家对我国的技术审查和技术封锁,技术工人培训则是将科学技术落实到生产之中、真正转化为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2)重视科技成果的转化。科学技术转化为经济发展,主要经历八个步骤:
   
  上述提到的八个步骤,大致就分为两个环路,即从论文到专利这一闭环和小试到商品规模化这一闭环。
  1、论文到专利过程的闭环
  从论文到专利这一过程的闭环,主要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内进行,依靠的是科学家,或者说“技术原创专家”的智慧,主要目的在于确定技术标准、技术路线。在这一过程中,更多考虑的是产品技术的先进性,对产业化成本和商业模式设计考虑很少。
  2、小试到商品化、规模化过程的闭环
  从小试到商品化、规模化的过程形成了第二个闭环,主要在企业和内部研发部进行,依靠的是企业家和企业内高级工程师,或者说“工艺专家”、“商业专家”的智慧。小试后,技术的产业化工艺路线基本确定,并综合考虑了技术先进性和商品化成本之间的平衡,也就验证了将来商品规模化的结果。
  3、打通、链接两个闭环,形成产业生态链
  目前情况而言,这两个闭环各自是相互独立的。但是,如果能以一种合理的合作、分配模式将两个闭环相互衔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环路,就能实现产业的生态链。这个衔接的点就是“试验”这一步骤。试验是验证、修正技术路线的重要步骤,更是技术与商业对接的关键点。
  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国家对科技发展的态度和扶持方式的转变、随着科技投入的快速增长、以及对杰出人才培养力度的不断加大,相信经过不懈努力,中国会为抓住该领域的新突破奠定更好的知识基础和人才基础。